澳门永利网站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这里通江达海的薛港河,有两条暴戾的水龙,当地百姓饱受其蹂躏。大禹到江南治水时,跨江而过,降服水龙,修了一座桥,从此薛港河安然无恙。那两条水龙弃恶从善,一条变成了稀有的“海子牛”,另一条游向深海,多年之后,竟然变成了“海中蛟龙”。

现实版的后一条“海中蛟龙”则与中天科技集团的董事长薛济萍有关。年近七旬的他,从砖厂起家,几经奋斗,创建了鼎鼎有名的海缆企业,如今的他已堪称名扬天下的“海缆王”。他敢于创新创业的故事,又成就了一个新的传说。

“名牌砖头”变身“名牌海缆”

1951年,薛济萍出生在江苏省如东县一个贫寒家庭。祖辈的勤劳,生活的艰困,加上早年丧父的伤痛,作为长子的薛济萍很早就独立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刻苦勤勉,好学上进,希望靠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十年浩劫,大学梦碎,“老三届”毕业的薛济萍只得回乡务农。但“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沉稳睿智很快被领导发现,逐步走上管理岗位。

在任河口砖瓦厂厂长期间,薛济萍加强管理、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不到两年,企业扭亏为盈。他们生产的“河口砖”成了一个品牌,不仅是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指名要买的“抢手货”,还被有关部委授予“优质产品”证书,成为“名牌”。

上世纪90年代,砖瓦厂的日子相当红火,连周边省市都来进货,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但薛济萍却下定决心转型。“做砖头、烧水泥,虽然红红火火,但却潜伏着危机,作为原料的泥土资源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越来越高。”

“不做砖头,能做什么?”薛济萍反问自己。“做过袜子,不成功,成立了中南电缆厂,试着做照明电缆,效果也不理想。”最初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此过程中,薛济萍和他的团队也进一步积累了经验,掌握了技术,了解了市场。最终,薛济萍的转型创业之路与海结缘。

海底光缆被誉为光电传输领域“金字塔的塔尖”,是沿海岛屿与城市之间通信的重要手段。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5000多个岛屿,沿海岛屿与陆地之间的联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权的维护与保卫,都离不开海缆。而当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海缆。

薛济萍决心打破坚冰,他瞄准世界海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开始全力冲刺。1999年,中天科技成功研制出第一根用于长江的水线光缆。2000年,中天科技建成自主设计的完整生产线。在薛济萍的带领下,中天科技陆续开发了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深海光缆、海底光电复合缆、无中继超长海缆、有中继接头盒、海工装备附件和海洋观测系统等海缆产品,目前已经掌握了深海光缆的关键技术,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海缆企业之一。基于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积累,中天科技陆续进军电网、新能源等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回忆起创新创业的艰辛历程,“薛济萍感慨万千。他说,“当时有很多困难,国外对海底光缆技术封锁,核心技术要靠自己攻关,没有成熟的生产装备可直接引进应用,需要自行研制,关键原材料也需要进口。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市场认可度和品牌问题。”为此,薛济萍带领他的团队,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持续突破。

2002年,最早实行规模化生产的中天科技浅海光缆通过了国家鉴定。国内重点用户如电信运行商、粤海铁路跨海工程以及国防工程等在应用中天海底光缆后一致给予好评,其市场认可度大大提升,并逐渐替代了进口产品。此后,中天海底光缆从浅海进军深海,完成了从无中继到有中继的全部缆型系列的自主研制和生产,产品可应用到水下8000米深。这一科技成果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一举打破西方跨国巨头对国际深海光缆市场的垄断。

做大做强,跻身国际市场

开发出我国第一根应用型海底光缆后,薛济萍果断拍板,投入巨资打造中国海底光缆大型生产基地。

2004年,薛济萍在南通长江岸边征土地、盖厂房、买设备、建码头,招贤纳士,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并建起一座长江上距离入海口最近的海缆专用深海码头,最大吨位为10000吨级,解决了大段长海缆陆路无法运输的困难。由此开启了中国海缆制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历史新征程。

由于海缆具有耐水压、耐磨损、高强度、抗腐蚀、大长度等特点,所以海缆的设计、制造、施工、维护的难度非同一般,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面对诸多挑战,薛济萍迎难而上,他精选国内外业界精英,组成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中天海底光缆逐步走向世界,成为我国的知名品牌。